海南高精砌块工程标准做法

一、材料及前期准备
1.砌块应集中堆放、集中加工,砌块从厂家运到工地后,采用随材料一起运到现场的薄膜遮盖或配备“上盖下垫”集中堆放场地,即:在上方采用搭棚的方式,棚的外檐超出砌块外边*少1m,有效防雨;下方采用方木+模板铺平台,平台高出周边*少10cm,并能有效排水。
2.二次构件
设置二次构件集中加工区:集中加工过梁、空调孔预制块、门窗洞口边预制块等,(推荐使用定型钢模,提升预制块品质)
二、安装工艺
1.安装工艺流程
砌筑工程严格执行工序流程管理,前道工序未完成验收,后道工序不得施工。监理前后工序需进行旁站验收记录。工序如下:
清理基层→施工放线→砌块排列图、立皮数杆→导墙施工→拉结钢筋设置→首*1.5m高度或窗台标高砌筑→窗台板→上部砌块砌筑→安装过梁及构造柱→顶塞缝→清理验收→管线开槽二次配管→水电补槽
2.砌筑户型图和排砖图
砌筑户型图中包括砌筑阶段开间进深尺寸、外门窗洞口、室内各门窗洞口尺寸及明确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宽度及高度。
3.砌筑控制线
砌筑前每个房间必须弹出建筑标高控制1m线、房间方正控制线(300mm控制线并上返*天棚)、砌筑定位控制线(墙身线)、门窗洞口位置线,要符合昆明万科放线管理办法及集团、区域有关放线的管理规定,并经验线符合设计图纸的尺寸要求,办完预检手续。砌筑施工过程中,必须双面挂天地线和水平控制线,以保证砌筑墙体的垂直、平整、方正性、灰缝的宽度及观感质量。
4.砌体材料的验收及筛选
材料进场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性能检测报告。检测报告应包括抗压强度、干燥收缩值、抗冻性、导热系数、外观质量、块型尺寸等检测数据。现场应对每批次的材料进行尺寸及容重的复核。
碎砖:不规则的砌块严禁上墙,对破损砌块进行筛选,集中堆放使用专用机械切割成小砖或者清运出场。砌筑施工时监理单位对砌体材料进行检查,对于断砖、破损严重的砌块等不合格材料不允许上墙。
错缝:砌块上下层应错缝搭接,搭接长度不小于块长三分之*。
混砌:严禁将不同出厂日期、或不同强度等级的砌块混砌于同一道墙上,加气混凝土砌块也严禁和其他砖、砌块混砌。
5挂线施工、皮数杆设置及分层砌筑
5.1.砌筑前,将楼、地面基层水泥浮浆及施工垃圾清理干净。
5.2.砌筑施工过程中,必须双面挂天地线和水平控制线,以保证砌筑墙体的垂直、平整、方正性、灰缝的宽度及观感质量。
5.3.立皮数杆:用30*40木料制作,皮数杆上门窗洞口、木砖、拉结筋、圈梁、过梁的尺寸标高。按标高立好皮数杆,皮数杆的间距不大于1.5米,转角处距墙皮或墙角50mm设置皮数杆,皮数杆应垂直、牢固、标高一致,经复核,办理预检手续。
5.4.砌块砌筑须根据*下面第*皮砖的标高,拉通线检查,用1:3水泥砂浆座浆(如水平缝厚度超过20mm),用细石砼找平,砌筑前及砌筑中不得浇水湿润,表面明显受潮的砌块不得使用。
5.5.砌块砌筑施工分一步架、二步架、每片墙必须用毛笔标明分次的砌筑日期、砌筑工人姓。不得使用油漆或粉笔进行标注。窗台压顶梁浇筑完成后,应复核标高,并依据图纸标注窗口宽度,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继续砌筑。
5.6.砌块施工应严格按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错缝搭砌,其搭接长度一般不宜小于被搭接砌块长度的1/3,特殊部位不得小于100mm,避免因墙体形成通缝削弱其稳定性。锯裁砌块,应使用手锯、切割机等工具锯裁整齐,并保护好砌块的棱角。
5.7.砌块水平灰缝应用刮勺均匀施铺粘结剂于下皮砌块表面。砌块的垂直灰缝可先铺粘结剂于待砌块侧面再上墙砌筑。灰缝应饱满,并及时将挤出的粘结剂清除干净,做到随砌随勒。灰缝厚度控制在2~3mm以内。
5.8.砌上墙的砌块不应任意移动或撞击。若需校正,应在清除原粘结剂后,重新铺抹粘结剂进行砌筑。
5. 9. 砌筑过程中,应经常检查墙体的垂直平整度,并应在砂浆初凝前用小木锤或撬杠轻轻进行修正,防止因砂浆初凝造成灰缝开裂。墙体砌完后必须检查表面平整度,如有不平整,应用钢齿磨板及磨砂板磨平,使偏差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。
5.11.填充墙砌体尺寸允许偏差
5.12.塞缝
填充墙砌*接近梁底、板底时,应留30mm的空隙,待填充墙砌筑完并*少间隔14天后,再用掺入膨胀剂的细石砼嵌缝将其挤紧,防止砌体因砂浆收缩而开裂。墙顶分两次嵌缝,第*次嵌缝采用粒径5-15mm微膨胀细石砼嵌缝,须有两人同时在两边塞实,进墙面留有20mm的第二次嵌缝空间。第二次嵌缝间隔3-5天,采用1:2.5的水泥砂浆压实收光,留有3-5mm凹槽。
——海南高精砌块,海南加气混凝土砌块,海南砌块